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伊始,便面临着来自美国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。这并非简单的经济纠纷,而是美国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博弈,旨在将韩国牢牢捆绑在反华战车上。
白宫的算盘打得精明:5月大选期间,美国国情院便已介入,操纵保守派势力对“亲华”的李在明进行围攻。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清晰可见:利用经济制裁迫使韩国就范,同时利用地缘政治策略牵制其外交空间。
7月,特朗普政府向韩国抛出一份高达4000亿美元的“账单”,要求韩国设立同等规模的对美投资基金,这笔巨款相当于韩国全年财政预算的80%,几乎掏空了韩国的国库。 这笔“投资”的真实目的并非支持美国制造业,而是赤裸裸的经济掠夺,让韩国为美国的经济复苏买单。
更令韩国经济雪上加霜的是,美国同时挥起关税大棒,钢铁、汽车、半导体三大支柱产业均遭受重创。 韩国车企对美出口暴跌15%,三星价值440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被迫停工,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让企业家们寝食难安。 此举不仅重创韩国经济,也使其陷入经济零增长的泥潭之中,甚至连400亿美元都难以筹措。
展开剩余67%除了巨额的经济惩罚,美国还要求韩国取消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,包括取消对美国牛肉的月龄限制——尽管美国曾发生过疯牛病疫情,而韩国农民几十年来一直秉持“身土不二”的理念,守护着本土农业。 此举引发了韩国农民的强烈抗议,他们将此视为“经济殖民”,认为开放市场将摧毁韩国农业。 讽刺的是,韩国超市里贴着“爱国”标签的韩牛,很快将被廉价的美国牛肉取代。
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,李在明原先计划“快速修复对华关系”,甚至考虑放宽中国游客免签政策,并派遣商界人士而非亲美派元老金钟仁出使美国,以避免被贴上“亲美反华”的标签。 然而,特朗普的连环重拳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。
7月17日,李在明与金钟仁的午餐会变成了一场“政治急救”。金钟仁直言不讳地警告李在明,美国上下都怀疑他亲华,如果不及时澄清,关税谈判将彻底破裂。 李在明迫于压力,当场表态“所有问题都以韩美同盟优先!”,并在第二天公开场合重复这一表态,甚至拒绝了中国出席重要活动的邀请,理由是“需要中国领导人先访韩”。
然而,表面上对美国俯首帖耳,李在明私下却紧紧抓住中国这根“救命稻草”。 7月8日,中韩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启动,大幅降低了两国企业的关税成本。 2024年,韩国对华贸易额已达2.33万亿元人民币,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。
掌控韩国经济命脉的财阀们,则打着另一套算盘。 三星、SK等巨头表面上呼吁“与中国合作”,暗地里却积极推动政府向美国妥协,试图用农业让步换取美国市场的稳定。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:在韩国支柱产业被中国超越,新能源领域研发屡屡受挫的情况下,“花钱买平安”,用短期利益换取几十年商业帝国的稳定,比硬扛美国更划算。
就在李在明焦头烂额之际,美军B-52H轰炸机出现在朝鲜半岛上空,美韩日军演高调登场,特朗普又抛出“美朝对话”的诱饵,企图利用半岛局势牵制韩国的外交布局。 这套组合拳让李在明彻底绝望:无论是金大中式的对朝缓和,还是文在寅式的平衡路线,都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走不通。
韩国媒体也毫不客气地揭露了美国的阴谋:“让我们当反华炮灰? 休想!” 美国一边逼迫韩国对抗中国造船业,一边又派国务卿鲁比奥与中国外长进行友好会谈,其双面手法昭然若揭。 最终,李在明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,在中美之间苦苦挣扎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上阳网-配资机构网-炒股资金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