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8日国内废铜回收市场最新价格及行情:期现联动回调,区域价差收敛。
市场综述:废铜价格同步走弱 全国均价下探70240元/吨
7月18日,国内废铜回收市场跟随沪铜主力合约调整步伐,呈现普跌态势。据SMM再生金属报价中心监测,全国20个主要城市废铜回收均价报70240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2元/吨,跌幅0.20%,回调幅度略大于沪铜主力(-0.15%)。其中,1#光亮铜线、紫铜砖等主流品类价格区间收窄至70210-70290元/吨,市场成交氛围转淡,中小型回收商出货意愿增强。
区域价格动态与分化特征
1. 价格高地:南阳、西安领涨,优质资源溢价凸显
南阳:1#废铜、光亮铜线报价70290元/吨,虽下跌140元/吨,但凭借豫西南地区完善的回收网络,优质光亮铜线占比达65%,价格仍居全国首位;
西安:紫铜板、大件铜件报70290元/吨,下跌150元/吨,西北工业基地铜加工企业补库需求支撑本地价格。
2. 价格洼地:临沂、苏州跌幅居前,供应压力显现
临沂:马达铜、二号铜报价70250元/吨,单日大跌180元/吨,鲁南地区废铜拆解量同比增加12%,短期供应过剩压制价格;
苏州:工地电缆、火烧铜报70210元/吨,下跌150元/吨,长三角地区雨季影响工地拆解进度,低品位废铜占比上升拉低区域均价。
3. 主流市场:上海、广州稳中有降,贸易商观望情绪浓厚
上海:紫铜、优质铜块报70280元/吨,下跌120元/吨,江铜、上电铜业等冶炼企业废铜采购价下调100-150元/吨,持货商出货节奏放缓;
广州:红杂铜线、紫铜边角料报70270元/吨,下跌120元/吨,珠三角电子废料拆解量维持高位,但下游铜管企业开工率仅58%,按需采购为主。
价格驱动逻辑分析
期现联动效应:沪铜主力合约(CU888)跌至77840元/吨,带动废铜-电解铜价差收窄至7600元/吨,较月初缩小300元/吨,废铜替代优势减弱,冶炼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。
供需基本面变化:
供应端:6月全国废铜回收量同比增长8.5%至28万吨,创年内次高,主要源于再生资源补贴政策到期前的集中出货;
需求端:国内主要铜杆企业废铜制杆开工率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62%,高精度铜板带企业订单同比减少15%,需求端支撑不足。
区域流通成本差异:华北地区受环保检查影响,废铜运输成本增加20-30元/吨,导致天津(-150元/吨)、石家庄(-110元/吨)等城市价格调整幅度分化。
产业链传导与后市展望
当前废铜价格已回落至70000-70500元/吨的阶段性区间,短期需关注三个关键节点:
宏观面: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临近,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再定价可能加剧铜价波动;
产业面:8月传统消费旺季来临前,下游加工企业补库需求能否启动将决定价格底部支撑;
政策面:《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草案预计三季度出台,规范回收体系或长期改善行业供需结构。
操作建议
回收商:短期可采取“快进快出”策略,规避价格进一步回调风险,重点关注光亮铜线等高品质料型;
冶炼企业:逢低补充废铜库存,把握70000元/吨以下的采购窗口;
投资者:关注废铜与电解铜价差修复机会,价差扩大至8000元/吨以上时可布局多废铜空电解铜的套利组合。
上阳网-配资机构网-炒股资金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