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早之前,中国就有祭拜祖宗先贤的传统。
不管是家族,还是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“祖师爷”。
比如读书人经常要拜孔子,卖茶的爱拜陆羽,就连酿酒的行家,也会拜一拜杜康。
但有几个行业却非常奇怪,他们的祖师爷跟职业本身完全不搭。
盗墓贼拜曹操,黑道拜关羽这也就算了,太监崇敬岳飞,青楼女子向吕洞宾祷告这实在有些令人难以理解。
展开剩余90%那么这种传统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,他们之间又究竟有什么关系呢?
曹操的另类遗产
盗墓这个行当自古就被视为大逆不道,为何偏偏选择一代枭雄曹操作为祖师爷?
其实这背后是有原因的,据说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当时的曹操虽有雄才大略,却常常面临军费短缺的窘境。
为了筹措军费,就有谋士献策,与其与贫苦的老百姓争利,不如向死人“借”财。
曹操采取了他的意见,并专门成立了盗墓机构,他们的首领就是所谓的“发丘中郎将”和“摸金校尉”。
曹袁打官渡之战之前,陈琳就曾在《为袁绍檄豫州》中提起过这件事:
“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,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”
当时为了诋毁曹操,陈琳甚至更进一步,在文中指控曹操“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掠取金宝”。
据陈琳所说,曹操甚至还盗掘过梁孝王墓,他透露称那是一座“天下石室第一陵”,用上千公斤巨石封死墓道。
结果最后却被曹操的团队成功突破,盗得金银珠宝数万斤,足够曹军三年开销。
不过虽说陈琳描述的这么详细,但这段历史究竟是否存在,其实还待讨论,毕竟《三国志》《后汉书》等正史均未记载此事。
而且后来陈琳归顺曹操后也承认,那篇檄文是受袁绍要求所写,其中内容多有夸大。
当然,就算这么说,这也并不妨碍盗墓贼将曹操奉为行业祖师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或许也是他们对于能够生活在一个可以光明正大挖坟的“美好岁月”的期盼吧。
一身正气关二爷
黑道居然会选择一身正气的关公作为守护神,或许很多人都对此不能理解?
但其实这也并不算奇怪,自古以来,关羽几乎就像是忠义的化身。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他被曹操俘虏后,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心,最终 “千里走单骑”回到刘备身边。
离开前他甚至还将曹操的赏赐悉数奉还,可以说是光明磊落。
而这种品质正切中黑道的核心需求,那就是忠义。
由于黑道组织等级森严,成员来自五湖四海,彼此不知根底,要维持这种危险关系,必须强调忠诚与义气。
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黑道堂口必设关公神龛,入会仪式、推选头目、执行帮规等重要场合,成员都要在关公像前焚香起誓的原因。
当然,或许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关二爷的武力和勇气。
尤其是单刀赴会这一节,对于那些刀尖舔血的黑道中人来说,简直是英雄非常,令人崇拜。
但讽刺的是,黑道推崇的“义”常被扭曲,头目们常玩“舍车保帅”的把戏,让手下当替罪羊。
敢供出“大哥”,家人性命难保,这种被异化的“义气”与关公精神相去甚远。
岳飞的无可奈何
太监与民族英雄岳飞?
这一对组合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,根本就没什么关系。
而之所以他们最后却会联系到一起,也不是因为别的,其实全都是因为明代宫廷的政治生存需求。
明成祖朱棣通过政变登基后,对文官集团充满戒心。
为巩固皇权,他恢复了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,并创建 “东缉事厂”(东厂)这一特务机构,交由亲信太监掌管。
东厂太监权力虽大,地位却岌岌可危,他们就像是皇帝的工具,随时可能被抛弃。
像是权倾朝野的魏忠贤,鼎盛时期被叫做“九千岁”,但还不是被崇祯一纸诏书就逼得自缢身亡。
在这种危机感下,学会“表忠心”就成为他们的必修课,岳飞被选中,正是因为他是 “忠诚”的极端典型。
朱仙镇大捷后,他本可直捣金人老巢,却因十二道金牌班师回朝,狱中受审时撕衣露“尽忠报国”四字,最终冤死风波亭……
这种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”的绝对服从,正是太监想向皇帝传递的信号。
不过颇为讽刺的是,这种崇拜最终还是流于形式。
当太监们沉醉于权力时,岳飞精神便被抛诸脑后,明朝最终被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联手侵蚀掏空,走向灭亡。
祭拜精忠报国之士的太监们,成了帝国最危险的蛀虫……
吕洞宾的慈悲救赎
与太监相比,青楼女子对吕洞宾的祭祀理由就要凄凉的多。
她们大多出身凄惨,有的或许是灾荒遗孤,有的是罪臣家属,还有一些干脆就是被家人卖入娼门。
这也难怪,毕竟如果不是没有选择,谁愿意待在青楼这种地方?
而且与影视剧中的那些青楼女子不同,真实的她们,生活可远远没有那么风光。
日常出卖身体还有意外怀孕,这些也就算了,一旦染上脏病,那等待她们的就是被抛弃的结局。
所以大部分的青楼女子,即便是看上去风光的花魁,都希望能等到一个如意郎君,为自己赎身。
但这种期盼也只能是期盼,由于出身问题,大部分人即便再喜欢她们,也很少会有人愿意带她们离开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青楼女子在房中供奉吕洞宾画像,晨昏焚香,只是为了一个精神寄托,她们盼望这位仙君能带自己脱离苦海。
至于为什么是吕洞宾,这当然也是有理由的。
吕洞宾在八仙中最具人情味,这位唐代进士出身的道士,据说在成仙后常化身翩翩公子,游戏人间。
明代《醒世恒言》就曾记载过吕洞宾点化名妓杜十娘的故事,而清代《聊斋志异》也有他救助风尘女子的篇章。
传说中,吕洞宾专门度化深陷青楼的女子,引导她们学习谋生技能,重获新生。
这种慈悲心肠,使他在众多神仙中独得青楼女子青睐。
结语
当年东厂太监祭拜的岳飞像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。
而青楼也随着时代进步逐渐消亡,女性不再需要靠吕洞宾得到慰藉和救赎。
但虽然这么说,诸如黑帮、太监、青楼女子这样的社会边缘群体,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却从未改变……
发布于:河南省上阳网-配资机构网-炒股资金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