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打吗?权威解答来了,这几类人尤其要注意
2025年9月26日,国家疾控局发布《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(2025-2026)》,明确建议所有≥6月龄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。随着秋冬季流感高发季临近,多地已启动疫苗接种工作。面对公众关于“是否需要每年接种”“哪些人最需优先接种”的疑问,专家结合最新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,给出权威解答。
一、为什么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?
1. 病毒变异快流感病毒每年发生抗原漂移或转换,世界卫生组织每年2月公布新的疫苗组分。例如,2025年北半球疫苗包含甲型H3N2(A/Darwin/9/2021-like)、H1N1(A/Beijing/125/2023-like)及乙型Phuket(B/Phuket/3073/2013-like)等新毒株。
2. 抗体衰减明显接种后2-4周产生抗体,但保护力在6-8个月后显著下降。研究显示,灭活疫苗对同型毒株的保护率从接种初期的70%降至次年同期的40%。
展开剩余71%3. 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流感疫苗覆盖率每提升10%,全人群发病率下降12%,重症率下降18%。
二、这些人群尤其需要优先接种
根据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(2025-2026)》,以下人群需重点关注:
人群类别 接种必要性 数据支持
医务人员 接触患者频繁,感染后易传播给高危群体 医疗机构流感暴发占全人群暴发的35%
60岁以上老年人 感染后住院率是年轻人的5倍,死亡率高达10%-15% 2024年监测显示老年流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超60%
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、慢阻肺等患者感染后重症风险增加3-5倍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:慢病患者接种疫苗后住院率下降42%
孕妇及6月龄以下婴儿家属 孕妇感染可致早产风险增加2倍,疫苗可通过胎盘传递抗体保护新生儿 上海疾控数据:孕妇接种后婴儿6个月内感染率降低63%
学校/养老院等聚集场所人群 1例流感病例可导致场所内30%-50%人群感染 深圳某小学暴发疫情中,未接种者感染率超80%
三、接种注意事项
1. 接种时机
- 最佳时间为每年9-10月,流行季前完成接种。
- 若错过,整个流行季仍可补种,保护效果仍达50%-60%。
2. 剂次选择
- 6月龄-8岁儿童:首次接种需2剂(间隔≥4周),既往接种过者仅需1剂。
- 9岁以上及成人:每年1剂。
3. 禁忌与慎用
- 禁止接种:对疫苗成分过敏、格林-巴利综合征病史、急性发热期。
- 慎用人群: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议咨询医生后决定。
四、常见误区澄清
1. 误区:去年打过今年不用打
- 事实:病毒变异+抗体衰减,需每年重新匹配毒株。
2. 误区:健康成年人无需接种
- 事实:无症状携带者可传播病毒,接种可减少传播链。
3. 误区:疫苗含抗生素/鸡蛋成分需谨慎
- 事实:现行疫苗卵蛋白含量≤140ng/ml,远低于过敏阈值,药典未将鸡蛋过敏列为禁忌。
五、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
- 美国模式:将流感疫苗纳入医保,覆盖率超60%,老年人群重症死亡率下降55%。
- 中国行动:2025年计划接种量突破1.2亿剂,重点推进“医防协同”接种点建设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已达98%。
结语
流感疫苗的年接种策略,是科学应对病毒变异、保护脆弱群体的关键举措。从医护人员到养老院老人,从孕妇到慢性病患者,每一剂疫苗都是构筑免疫屏障的基石。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来临前,及时接种疫苗,既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,也是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贡献。
发布于:山东省上阳网-配资机构网-炒股资金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