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型肝炎
丙型肝炎,简称丙肝,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,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。由于其症状隐匿,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染,却未能及时察觉,因此了解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。
01
认识丙型肝炎
沉默的健康 “杀手”
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肝脏,在肝脏内大量复制,引发免疫反应,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。感染丙肝后,大多数患者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或者仅出现轻微的疲劳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这些症状极易被忽视,使得丙肝在体内悄然发展,因此丙肝也被称为 “沉默的杀手”。
随着病情的进展,如果丙肝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病毒持续破坏肝细胞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。其中,肝硬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,肝脏组织在反复的炎症和修复过程中,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,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。而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,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,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。此外,丙肝还可能引发肝外表现,如肾脏疾病、皮肤疾病等,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展开剩余69%02
传播途径
警惕身边的 “隐形威胁”
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、性传播和母婴传播。
血液传播
这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在过去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是丙肝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。虽然现在我国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丙肝病毒筛查,因输血导致丙肝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,但一些不安全的注射、纹身、穿耳洞等行为仍然存在风险。比如,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、纹身针等器具,若器具上残留有丙肝病毒,就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下一个使用者。
性传播
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,存在感染丙肝的风险。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、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(如艾滋病、梅毒等)的人群,感染风险更高。
母婴传播
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,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。不过,通过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 。
03
诊断与治疗
早发现、早治疗是关键
诊断方法
如果怀疑感染丙肝,需要进行相关检查。最常用的是丙肝抗体检测,若抗体检测呈阳性,说明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,但不能确定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,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(HCV RNA)检测。若 HCV RNA 检测呈阳性,则可确诊为现症感染。此外,医生还会通过肝功能检查、肝脏超声等检查,评估肝脏的损伤程度和病情发展情况。
治疗方案
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,丙肝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。目前,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)是治疗丙肝的主要药物,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丙肝病毒,抑制病毒的复制,治愈率可高达 95% 以上。而且,与以往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相比,DAA 药物的副作用更小,疗程更短,一般只需口服治疗 12 - 24 周左右,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。只要患者及时发现病情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,绝大多数丙肝患者都可以实现治愈,彻底摆脱丙肝的困扰。
04
预防措施
筑起健康的防护墙
避免血液暴露风险
不去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、穿耳洞、修脚等操作;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、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;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;在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时,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。
安全性行为
保持单一的性伴侣,正确使用安全套,可有效降低性传播感染丙肝的风险。
母婴阻断
感染丙肝的孕妇在分娩前,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母婴阻断方案,如在分娩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,避免新生儿感染丙肝病毒;新生儿出生后,也会进行相关检测和处理。
定期体检
建议普通人群定期进行体检,包括丙肝抗体检测,尤其是有过输血史、有过不安全注射史、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人群,更应定期筛查,以便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上阳网-配资机构网-炒股资金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